2025年楼市或将迎来新的格局,也许很多人都猜错了_房价_购房_市场

发布日期:2025-07-07 02:00    点击次数:174

2025年楼市展望:稳中有降,回归居住属性

2024年,中国楼市经历了剧烈的震荡。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,包括在除一线城市核心区域外放松限购、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、下调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,以及减免契税和增值税等,但房价仍持续下跌。全国平均房价回落23%,部分区域跌幅甚至超过30%。一线城市也未能幸免,平均跌幅达30%,以上海市中心区域为例,房价从近10万元/平方米的高点跌至6.5万元/平方米,众多高价购房者深陷其中。

进入2025年,市场观点分歧巨大。乐观者认为,2024年的救市政策将在今年产生效力,一线及二线城市核心区域房价将“止跌反弹”。而悲观者则认为,政策难以扭转颓势,房价下跌将延续。

然而,2025年的楼市格局可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——“稳中有降”。房地产市场调整趋势已成,难以逆转,但持续不断的利好政策又使其难以大幅波动。最终,楼市将通过“时间换空间”的方式实现“软着陆”,避免“大起大落”。

展开剩余61%

近期,证监会允许私募资金投资存量商品房住宅,这被解读为政府为存量商品房“输血”,帮助房企去库存、缓解资金压力,而非推高房价。此举旨在稳定市场,引导房价逐步回归居住属性。

针对2025年购房家庭,我们提出以下建议:

一、量力而行,理性购房。 购房需根据自身经济实力,量力而行。建议每月还贷额不超过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。经济条件不足时,可先购置小面积房产,日后经济状况好转再考虑升级。

二、谨慎选择,避免“老破小”。 虽然“老破小”(老旧、破旧、面积小)价格低廉,周边配套设施相对完善,但其房屋老化、管线陈旧,居住体验差,且贷款审批难度大,利率也可能更高,因此需谨慎选择。

三、选择现房,规避风险。 2023年以来,部分大型开发商出现烂尾楼现象,严重影响市场信心。住建部也要求提高现房销售比例。因此,2025年购房,建议优先选择现房,避免烂尾风险,并可实地验房,确保房屋质量。

总而言之,2025年中国楼市将呈现“稳中有降”的态势,回归理性是主旋律。购房者需谨慎决策,理性购房,切勿盲目跟风。

"

发布于:山东省